【学习园地】浅谈《人民的名义》读后感

2019年10月23日 来源: 作者: 17陶班 戴斌

   十八大以来,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铁腕反腐,从严治党。在这场关系着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硬仗中,中央立下了猛药去疴、重典治乱的决心和刮骨疗毒、壮士断腕的勇气。大仗之初,习近平总书记便提出了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”的根本之策。此后,中央“打虎”的力度愈来愈深,“下无死角、上无禁区”,有腐必反、有贪必肃。而如何在文艺作品中,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正面观照党和国家的现实政治生活,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,用光明驱散黑暗,用美善战胜丑恶,便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。《人民的名义》就为这一领域的文学写作填补空白。

   阅读作品之前,我事先上网查找了作者构思该文的初衷,在2014年,作者周梅森被卷入徐州一家地方银行的股权纠纷官司中,他表示自己数年前成为该银行隐名股东,不料被代持公司违规抵押,该公司资金链断裂后,代持的这部分股权也被银行查封。手持股权证的周梅森由此陷入一场股权纠纷官司当中,涉及金额高达4000万元。这场官司也激发周梅森的创作灵感,终于将写写停停6年之久的小说《人民的名义》成稿。

   《人民的名义》中赵德汉这个角色的原型是国家能源局煤炭思源副司长魏鹏远,其他人物都没有原型。这名“亿元司长”在2014年被逮捕时,检察机关在其家中搜查出现金两亿余元,成为建国以来检察机关一次起获赃款现金数额最大的案件。周梅森将魏鹏远被带走时,执法人员从北京一家银行调去16台点钞机清点当场“累”得烧坏4台的情节,真实地反应在了作品中。作品中赵德汉和候亮平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人物,首先谈谈赵德汉这个人物形象,农村出身,祖祖辈辈都是农民,家庭条件极为艰苦,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,终于成功登上了国家重职部门的领导地位,但是因为人生经历的坎坷,对金钱有一种特别的爱恋与不舍,在腐败的涡流中,未能激流勇进,跟随腐败卷进其中。但是令人最为思虑的是,赵德汉利用职权贪污腐败了如此多的赃款,但是自己却一分都没有使用,放着一整间房子的人民币,但是自己不敢去动用,从中我们能看出这是道德的悔意还是人性的胆怯,我想应该是人性的悲悯,来自黑暗面的金钱是有魔鬼伴随的,就类似于和恶魔做交易一样,你若使用了贪污赃款,恶魔必向你索取一些东西,你的前途甚至于你的生命。因此,无论是身处政治集体中,还是普通事业团体,清正廉洁,自食其力,正大光明的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积攒起来的财富才是有天使伴随的。你每使用一分,你的人格和修养都能得到质的提升。

    而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局长候亮平的不畏强权,一马当先的优秀品质令我深深感动,文中讲述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长陈海在调查行动中遭遇离奇的车祸。为了完成当年同窗的未竟事业,精明干练的侯亮平临危受命,接任陈海未竟的事业。在这种政治导向的风口浪尖上,朋友家人劝说他不要参与这场争斗,害怕他也成为被迫害的对象,但是他仍然义无反顾,为了正义与友谊,毅然参与反贪行动。正如文学评论家贺绍俊所言:《人民的名义》一书不仅写出了当下反腐斗争的复杂性、艰巨性、多面性,更将其提高到了依靠文化、法律、制度进行反腐的高度上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维护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全局中,改革与法治,被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轮子,依法治国更被赋予了更为鲜活的时代意义。本书在结合当下的国家实际和社会热点时多有创新和突破,既深刻呼应了中央对科学立法、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、公民手法、法治队伍建设等提出的全面部署,也正面回应了人民的呼声和社会的诉求。